当前位置:首页 » 宣传预告 » 实景演出成吉思汗宣传片

实景演出成吉思汗宣传片

发布时间: 2021-02-19 14:06:42

❶ 呼伦贝尔有什么好玩的

呼伦贝尔的主要风光由大草原、大森林、大边境、大湖泊、大民俗、大冰雪等组成。

大草原:


金帐汗蒙古部落:被誉为“天下第一曲水”的莫日格勒河畔,到河边漫步,走向茫茫的草原,体验将自己融入自然的感觉,策马驰骋,尽情放歌,开怀畅饮,体验蒙古人豪爽与热情。

巴彦呼硕旅游度假区:一个被世界传唱的地方,《敖包相会》——从这里唱遍了中华大地的,《天下第一敖包》——证明敖包文化从这里扬名。



大森林:


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由龙岩揽胜、大汗凭吊、红豆坡、一目九岭、九曲松风、鹿道等景点成。以其林海、松风、蓝天、白云的夏季风光和冰峰、雪岭、严寒、雾凇的冬季风韵而闻名。

红花尔基樟子松森林旅游景区:是全国惟一的沙地樟子松林。景区内有翠月湖、木屋别墅区、红花尔基樟子松博物馆等特色构成。

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景观有天池、石塘林、杜鹃湖、玫瑰峰、樟松岭、哈拉哈河、冰雪及草原风光。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由于火山喷发熔岩堆积及水流切割,造成一系列有镶嵌性质的截头锥火山,形成特殊的地貌景观。

大边境:


满洲里中俄国门景区:景区内主要包括第五代国门、仿制的一至四代国门、41号界碑、和平之门广场主体雕塑和浮雕、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遗址、共产国际展厅、红色秘密交通线展厅、红色后代展厅、火车头广场、战斗机广场等景区。

室韦俄罗斯民族风情园:室韦又叫吉拉林,与俄罗斯小镇奥罗奇仅一河之隔。室韦在2005年被cctv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一,三套车、钟楼、观光路、额尔古纳河口岸、中俄口岸友谊桥、灯箱式俄罗斯族老照片、码头游船都是室韦的独特风景。


大湖泊:


呼伦湖:呼伦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又名达赉湖。呼伦湖是一个水位不断变化、由淡水湖和微咸水湖交替出现的湖泊。水产资源非常丰富,湖内盛产鲤鱼、鲫鱼、鲇鱼、狗鱼、秀丽白虾等30多种鱼类,年产量近万吨。

额尔古纳河:额尔古纳河是黑龙江的支流,上游是发源于蒙古的克鲁伦河,从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定至今,一直是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主要支流有海拉尔河。额尔古纳河沿岸地区土地肥沃,森林茂密,水草丰美,鱼类品种很多。

乌兰泡:每年春天,有数万只不同种类的南方鸟类飞临这绝妙的世外桃源安家落户,生儿育女。这时,乌兰泡顿改冬日冷漠萧条的境况而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鸟的王国。


大冰雪:


牙克石凤冠滑雪场:目前是我国最长亚洲位居第三长的滑雪索道。这里每年十月瑞雪飘飘,冬季雪量丰富,雪质优良,积雪期长达六、七个月。

阿尔山滑雪场:阿尔山滑雪场是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家集各种比赛、训练和大众娱乐为一体的大型多功能滑雪场,是理想的冰雪运动、比赛、训练基地,是游人滑雪、戏雪、赏雪的乐园。

牙克石亚洲太平洋地区汽车冬季测试园区:目前已被批准为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09年由世界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世界500强企业德国罗伯特•博世集团投资建成。冬季作为德国博世汽车冰面测试场地,已为东风雪铁龙、长城、奇

瑞等汽车公司进行了测试。目前已成为亚洲太平洋地区最大的汽车冬季性能测试基地。

大民俗:



呼伦贝尔大雪原:大型原生态民族歌舞集——呼伦贝尔大雪原,是根据历史上蒙古、鄂伦春、

鄂温克、达斡尔民族森林狩猎和草原游牧生活创作的20余个节目组合而成。这些节目以呼伦贝尔少数民族原生态的艺术元素为素材,以独特而敏锐的视角,以唯美

的舞台艺术方法,在宁静的序曲中,将观众带入一个令身心强烈震撼的境地——古朴而不乏新意、雅致而不失凝重、极大限度地对呼伦贝尔乃至中国北方民族的原生

态文化进行了艺术化的全景展示。



拓跋鲜卑:北魏王朝是历史上第一个由在呼伦贝尔大地成长起来的民族——拓跋鲜卑人统一中

国北方广大地区中央王朝。北魏王朝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五朝十六国的纷乱时代,使长城内外连成一片,促进了北方各民族大融合,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

为后来隋唐更大统一奠定了基础,催生了中国彪炳历史的盛唐文化。《拓跋鲜卑》是我国首部描写北魏王朝的祖先拓跋鲜卑人从大兴安岭森林南迁呼伦贝尔草原的历

史话剧。再现了拓跋鲜卑人为后来北魏王朝的建立所迈出的关键一步。


天骄成吉思汗:在白音哈达5平方公里的草原上《天骄成吉思汗》实景演出分为序幕、降生、征

战、思念、大典、远征、长生天、牧歌八个篇章,以星空、月夜、巨型山野为舞台,用国内最浩大的灯光音响工程,展示了成吉思汗辉煌一生最为关键的生命片段,

综合展现了呼伦贝尔——蒙古民族的发源地、成吉思汗国基的无穷魅力。还原千百年草原游牧民族的真实生活,再现“千年风云第一人”成吉思汗戎马一生、征战东

西的草原战争波澜壮阔的场景。


敖鲁古雅:《敖鲁古雅》是首部以使鹿鄂温克族民俗文化为背景的原生态舞台剧。古老的敖鲁古

雅使鹿鄂温克是我国最后一个使用驯鹿的狩猎民族。如今,这个部族仅剩两百余人,民歌、服饰、仪式舞蹈等文化遗产濒临消亡。解密中国最后一支使鹿鄂温克部落

的原生态舞台剧,一部震撼心灵的大戏;鄂温克部落原生态舞台剧敖鲁古雅该剧由

“吉祥三宝”团队历时四年,克服重重艰难阻隔,长途跋涉深入森林部落,抢救性地收集了当地民歌、舞蹈、器乐、形体艺术等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首次以舞台

剧方式把神秘的使鹿鄂温克部落文化立体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那达慕:"那达慕"是蒙古语,意思是娱乐、游戏、玩的意思,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

以"男儿三艺"为主要内容的那达慕大会,一般活动包括赛马、摔跤、射箭和民族文艺表演等。"男儿三艺",也称"好汉三赛",即赛马、射箭和摔跤比赛,借助

这种娱乐的形式达到强身键体增强战斗力的目的。每次那达慕上产生的冠军,立即传遍草原,格外受人尊敬。如果一个姑娘能与优秀的骑手、射手、摔跤手相爱,那

是一种荣耀。随着夜幕的降临,那达慕把观看一天各种体育表演的人流吸引到灯火辉煌的舞台,那里有乌兰牧骑和歌舞团表演的精彩的文艺节目。蒙古包里灯火通

明,亲朋好友相会相聚,不时传出欢声笑语……


祭敖包:“敖包”一词,因《敖包相会》这首优美动听的著名民歌而得名。“敖包”,是蒙古

语,汉语意为“堆子”,还有“脑包”、“鄂博”两种变体叫法。在古代游牧于北方草原上的匈奴人,就以石块堆成敖包来作为道路或牧场边界的界标,在广阔的大

草原上用它来辨别方向、区分游牧场地。久而久之,蒙古人就将其演化为祭祀天神、自然神或祖先、英雄人物的祭坛。蒙古人至今还保留着祭敖包的古老习俗。敖包

经过数千年的不断发展变化,成为了游牧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❷ 实景演出的历程

2002年起,实景演出创始人梅帅元创造了山水实景演出形式并邀请著名导演张艺谋合作一起在中版国桂林制作并权实施了中国第一部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演出形式,此项目成为中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 2007年梅帅元邀请作曲家谭盾、舞蹈家黄豆豆、少林方丈释永信、著名学者易中天一起制作中国嵩山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此项目也成为中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中国城市名片称号。 还有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的实景制作了《大宋·东京梦华》及红色圣地实景演出《井冈山》。山东泰安实景演出《中华泰山·封禅大典》、呼伦贝尔草原实景演出《成吉思汗》、张家界山水音乐剧《刘海砍樵》、都江堰实景演出《道解都江堰》2009年推出等一系列大型山水实景演出项目陆续在全国各地公演。

❸ 印象·刘三姐的名人推荐

“一个比生命更久远的传说,一座与地球同年龄的剧场。最悠闲的座椅叫做青草专,最美丽属的厅墙叫做空气,最奢华的剧场叫做自然,最宏大的演出叫做山水。”
2004年,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横空出世,演员与自然山水相辉映、共和谐的艺术表现形式,惊艳世人,在现代艺术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作为这一中国实景演出创始人的梅帅元,从2004年起,接连创意、策划、导演、制作出品了《印象?刘三姐》、《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井冈山》、《天骄·成吉思汗》……一系列实景演出。他凭借这些前无古人的演出,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第一个提出“山水实景演出”的概念,成为一个文化品牌的开创者。
他是如何获得这个史无前例的灵感,如何化灵感为现实,如何历经曲折沉入谷底,如何山回路转获得成功?

❹ 冬天去大草原旅游带些什么

6/7/8月,抄可以去呼伦贝尔~~袭世界上唯一一处没有污染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就像楼上的说的
去陈巴尔虎旗吧,那里有巴尔虎草原,是呼伦贝尔大草原最美的一片之一
而且民风淳朴~~~
另,今年有内蒙古五张文化名片之一的···天骄成吉思汗实景演出·落地
6月底试演~~是跟“印象刘三姐”那种的实景演出,也是一个公司打造的
关于治安~在全国范围来看,呼伦贝尔的治安,真的是相当好
来这边花销不会很大,就是路费稍微贵一点,因为比较远嘛
您可以提前网上订购机票··这样比较划算~~
可以跟团去一些大的景点~~
然后再去陈巴尔虎旗,找家牧户~~体验一下淳朴的牧民生活~~回归大自然~~
有疑问可以给我留言,我是当地人,希望能够帮助你~~祝您旅途愉快

❺ 梅帅元的主要实景演出作品

《印象·刘三姐》(表现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演绎禅宗文化),《中华泰山·封禅大典》(以帝王封禅为主线表现呈现辉煌中国古代史);《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以湘西民间传说为主题歌颂永恒的人类情感);《井冈山》(以红军革命历史为题材演绎红色经典与文化);《道解·都江堰》(围绕都江堰阐释人与自然的主题);《大宋·东京梦华》(以《清明上河图》为依托,描摹宋朝盛世繁华全貌) ;《九歌》(楚文化的完美阐释);《天骄·成吉思汗》(马背民族文化的经典传颂);《鼎盛王朝·康熙大典》(清朝皇家文化的整体展示);《菩提东行》(佛教主题文化的阐释)等等。 山水大型实景演出(制表2014年)序号 名称 演出类型 项目类型 所在地点 1 印象·刘三姐 实景意象剧 以演出为核心的主题景区 桂林·阳朔 2 文成公主 实景音乐剧 西藏·拉萨 3 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 湖南·张家界 4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 河南·嵩山 5 道解都江堰 四川·都江堰 6 中华泰山·封禅大典 实景仪礼剧 山东·泰山 7 井冈山 大型实景演出
江西·井冈山 8 大宋·东京梦华河南·开封 9 鼎盛王朝·康熙大典河北·承德 10 龙船调湖北·恩施 11 天下盘山天津·蓟县 12 天骄·成吉思汗内蒙·古呼伦贝尔 13 草庐·诸葛亮实景影像话剧 湖北·襄阳 14 菩提·东行

剧场音乐剧 剧场演出 山东·兖州 15 锦宴影像音乐剧 广西·南宁16 文成公主(剧场版、实景版)音乐剧 剧场版:国家大剧院
实景版:西藏·拉萨 17 昭君出塞歌舞剧 全球巡演18 兴隆文化园文化产业园综合体 佛文化景区 山东兖州

❻ 草原文化

草原文化是一种适应草原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千百年来不同民族的人们,包括草原民族本身,都赋予这个文化无尽的浪漫色彩,对其充满向往欣赏之情,甚至为之陶醉。北朝斛律金的一首《敕勒歌》,曾引起古今人们多少无尽的遐想;当代一首牧歌,打开多少回望草原的心扉。以至“草原”一词不管在草原民族语言中还是在他民族词汇中,都蕴涵“田园牧歌”式的文化内涵。如汉语中的“草原”一词,除了指北方民族的生产生活环境以外,更主要的内涵是指在辽阔天宇下白云、羊群与悠远牧歌结合中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美好景象与意境。而在蒙古语中,“草原”一词一般都是与家乡一词连用的,称为“塔拉努图克”,一方面表示蒙古人的现实生活家园,而更多指的却是草原人的精神家园。正如一首草原歌曲唱的那样:“草原在哪里?草原在我的心里,草原在我的梦里。”

其实草原生活的真实,除了客观的美好之外,还有生产生活环境的严酷,如沙漠的荒凉,冬季的寒冷,蚊虫的侵扰,生活的寂寞等。对于草原的生产生活环境,特别是生产生活严酷的一面,草原民族自身是十分清楚的,其他民族也并非完全不了解,但大家在面对这一文化时,却自觉地回避了草原文化的另一面,积极参与了对草原文化的审美提纯。[1]

草原民族在独特的生产、生活环境中,创造了大量的民歌、民间故事、传说等等。《匈奴歌》、《敕勒歌》即是草原民歌的代表。同时,还有体现草原生活特点的祝词、赞词,体现萨满教特色的祭词、神歌,体现藏传佛教特点的箴言诗、经跋诗、赞颂诗等。这些文字作品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明的文学表现形式与内容。

草原民族的英雄史诗《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的发现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格萨尔》原产生于藏族地区,后流传于蒙古族地区。蒙古族《格萨尔》史诗长达18000行,不仅口头流传于蒙古各部,而且形成了各种手抄本、木刻本,对蒙古族文学特别是叙事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江格尔》产生于蒙古族卫拉特部,经过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具有不同文化特点的各部落蒙古人的传唱,形成了具有157部长诗及异文,约19万行的鸿篇巨制,成为蒙古民族数百部英雄史诗中最为光辉灿烂的一部长篇英雄史诗。
《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的英雄史诗,流传至今也有数百年的历史。全诗共8部,长达20多万行,从头至尾唱一遍需要一年多的时间。柯尔克孜人将各个历史时代的英雄事迹和对于和平、幸福生活的憧憬与追求,集中到英雄玛纳斯的形象之中,使之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值得重视的是,我国的长篇英雄史诗集中于草原地区。在东起黑龙江、西抵天山、南达青藏高原的广袤地区,集中了我国绝大多数的英雄史诗,形成了中国草原英雄史诗带。《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是我国英雄史诗的杰出代表,规模恢宏,篇幅浩大,内容丰富,文化内涵深刻,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足以与《伊利亚特》、《奥德修记》、《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媲美,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史诗宝库中不可替代的瑰宝。《蒙古秘史》不同于英雄史诗,首先是史,系统记载了13世纪中叶以前蒙古黄金家族谱系,特别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创建蒙古汗国的历史。《蒙古秘史》从蒙古族的起源开始,记述了蒙古民族的形成,关于12~13世纪蒙古社会制度、经济形态、军事活动、生活风俗、宗教信仰、思想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了当时蒙古高原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文件的珍贵史料。成为研究13世纪中叶以前蒙古政治、历史、军事、思想、文化的极为珍贵的史籍。同时,《蒙古秘史》又不同于一般的史籍,特别是不同于作为中原汉文化载体的“正史”。《蒙古秘史》具有草原文化的鲜明特点,特别是带有英雄史诗的斑斓色彩。书中关于蒙古族祖先起源的记载,就是将神话传说以史诗的风格叙述出来。《蒙古秘史》的叙事风格也是将散文体和韵文体、叙事和抒情相结合,叙事时朴实清晰,详略适宜,人物生动,对话传神,其间在矛盾冲突、事件发展的关键时刻,则以抒情(往往有大段的诗体语言)的精彩段落浓墨重彩地加以渲染。《蒙古秘史》将神话传说、英雄史诗、祝词、赞词、民歌等诸种传统的民族文学体裁有机地融合在对历史的记述之中,创造了历史文学体裁的新形式。
问世,蔚为蒙古民族史学的洋洋大观。

民族科学技术宝库中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畜牧技术
草原文化是与畜牧业经济联系在一起的。草原民族最先学会并掌握了捕获、驯养、放牧羊、牛、马、骆驼、鹿等牲畜的技术,并使畜牧业成为自身生存的最重要的经济基础。因此,“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既要熟知地理状况,根据不同地区的水草丰茂与否,选择放牧地,“随时畜牧”的游牧民族也要掌握天气的变化,根据风沙雨雪的状况,在自然灾害降临时做出必要的选择;游牧民族既要掌握不同畜种的牧养技术,以适应其不同的特点,也要根据牲畜在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季节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牧养技术。这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已经形成了相当系统的技术体系,不少实用、适用的技术至今仍然在畜牧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畜产品的加工技术
牲畜既是草原民族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草原民族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但是,有些畜产品不可以直接作为消费品加以利用,而是必须经过必要的加工才能够用之于消费,因此产生了畜产品的加工技术。
由于季节不同,牲畜一般是“夏壮、秋肥、冬瘦、春死”——夏、秋季节水丰草茂,牲畜膘情最好,冬春季节牧草枯萎,乏草可食,牲畜普遍掉膘,甚至死亡。因此,入冬时是牲畜大量屠宰的季节。大量牛、羊肉要备作春、夏季的食品,就要制作成肉干储备。草原地区的风干肉,不能在阳光下曝晒,而应晾干或冻干,在清明节前10天左右取下放在坛子里,用数层麻纸将口子封严,40天后放开来,肉干鲜味如新,而且不变味,不长虫子,独具风味,令人食之不忘。
牛奶、羊奶、马奶、驼奶均具有丰富的营养,是草原民族保持健壮的体魄须臾不可缺少的饮料。但是,产奶的旺盛期也是集中在夏、秋季节,为了将此时食用不完的奶子留到冬、春季节食用,草原民族发明了乳品加工的技术,以发酵的方法制作酸奶,还可以用马奶、牛奶、驼奶制成醇香可口、营养丰富、滋补宜人的奶酒。在全世界的四大酒系中,白酒源于中国的中原地区,啤酒原产于古埃及、果酒以欧洲为代表,奶酒则是以蒙古高原为主要产地。更为普遍的,则是以牛奶制成奶皮子、奶豆腐及白奶油、黄奶油、酸奶油、黄油渣、酸酪蛋、甜酪蛋等奶食品。
草原民族的服装、靴鞋、毡房、马具等,大多是以皮革、毛皮为原料,其加工技术在草原民族的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剥皮的时候,要精心细致,避免破坏皮张,加工的时候要用木棰敲打,轻度发酵,认真刮削,反复揉磨。加工好的皮张,可以制服装、帽子、靴鞋、被褥、帐篷、铺垫等,还可以制作甲胄、箭囊、革囊、马鞍、缰绳、肚带等。牲畜的筋经过加工处理,可以捻成筋线,缝制服装、用品,用筋线制作的弓弦,因拉力大、弹力强而被人们称之为“良弓”。草原地区野生动物较多,其皮毛极为珍贵,加工技术和制作工艺更为讲究。羊毛在草原地区用途极广,以制毡、制绳为主。制毛毡的技术性很强,需将洗净的羊毛加入适量的清水和粘着物,浸湿、加温、长时间的反复挤、压、擀、卷,使之成为需要的大、小、厚、薄不同的片状,再用来制作毡毯、毡靴、毡袜、毡帐等。

(三)交通技术
蒙古草原是马的故乡。蒙古马是与野马血缘最近的品种。生活在蒙古草原的游牧民族是最早的马的主人,也是骑马技术最早的发明者。因此,草原民族被称之为“马背民族”。马具有灵活、快速、耐力强等优点,可以骑,可以驮物,可以拉车,以马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不仅大大减少了人步行负重的劳累,加快了行进的速度,而且大大扩展了人的行动范围。在人类发明汽车、火车之前,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马匹始终是陆上交通的主要工具之一。在蒙古高原中部、西南部戈壁地区和沙漠地区,则是以骆驼作为主要交通工具,并称之为“沙漠之舟”。
为了适应草原地区地域广阔、迁徙范围大的特点,草原民族掌握了就地取材制作车辆的技术。这种车辆轱辘较大,在坎坷不平、草高沙软的草原上行走便利,涉水渡河也如履平地。北魏时,敕勒人因乘这种轱辘高大的车辆而被称为“高车族”。蒙古族习惯用的勒勒车,也具有这种特点。车辆的制造,需要掌握较为复杂的技术,制造车辕、轴、轮等,需要坚硬又具有较好弹性的上等木材,按照适当的比例结构制做。针对平原地区、沙漠地区、丘陵山地等不同地貌,车辆的大小、形状也有明显的区别。
草原地区河流众多,不少河流河道游移,不适宜建固定的桥梁。草原民族发明了“束薪为桴”以渡水的办法。成吉思汗的祖先就曾以这种办法渡河。成吉思汗与王罕、札木合联军讨伐蔑尔乞部时,则是用猪鬃草捆成筏子渡过了勤勒豁河。同时,草原民族也掌握了“跨河为梁,以便往来”的架桥技术。
草原民族的交通技术,不仅在自身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扩大与中原地区的联系、促进东西方交流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元朝建立了贯通欧亚的交通网络体系,在交通建设与管理上,均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
(四)建筑技术
草原民族被称为“毡帐之民”,是因为草原民族经过世世代代的探索,在实践中掌握了在草原地区就地取材制作毡房的特殊技术。现在牧区蒙古族的蒙古包,就是这一技术的结晶。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过着迁徙不定的生活,这就需要住所必须搭建方便、易于搬迁;同时,草原地区冬季多暴风雪,春季多大风沙,又要求住所既轻便、又稳固;夏季气候炎热,还要求通风方便。蒙古包具备了上述要求。蒙古包是组合式的房屋,搭建、拆卸均很方便,用二、三辆勒勒车载运或用二、三峰骆驼驮运即可。蒙古包是圆形的,呈流线形,而且其架木结构十分合理,既能够紧密结合起来,又能够有效分担压力,抗风力强,搭建稳固的蒙古包可在十级大风中岿然不动。总之,蒙古包是草原建筑艺术的结晶。
阿拉坦汗将藏传佛教格鲁派引入蒙古草原后,逐渐建起了在草原上星罗棋布的黄教召庙,这些召庙大都兼具汉、藏建筑风格,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至今在呼和浩特的席力图召、包头的美岱召、五当召等著名召庙,仍可感受到这类建筑的独特魅力。
(五)医学
自古以来,草原民族即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适合当地特点的治疗疾病的方法。元代是医学大发展的时期,元世祖忽必烈设立了太医院,并在各地设立了惠民药局。元朝政府大力支持、提倡不同医学体系的交流,不仅草原医药与汉医药、藏医药广泛交流,还从中亚地区引进了“回回药物”,翻译刊印了《回回药方》,大大促进了医学的发展。
阿拉坦汗曾患足疾,三世达赖索南嘉措为之治愈。因此,伴随着藏传佛教在蒙古草原的传播,藏医药广泛流传,召庙均设有医学部,传授藏医、藏药,培养了许多喇嘛医生,并翻译、编写了不少的医学著作。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著名的藏医《四部医典》传入蒙古草原,对蒙医药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许多蒙医将传统的蒙医实践与藏医学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编印了不少蒙医著作,其代表作有:《蒙藏合壁医学》、《医学大全》、《脉诀》、《医学四部基本理论》、《药剂学》、《药五经》、《配药法》、《针炙法》、《脉诊概要》、《外科正宗》等。汉医学的代表性著作《本草纲目》、《牛马经》等也翻译成蒙文。因此,蒙医学成为在草原民族传统治疗方法基础上,吸收汉医学、藏医学、回回医学理论与实践经验发展而成的系统的医学体系,成为中华医药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历法与天文学
季节变换对草原民族的生产与生活关系极大,草原民族也根据岁时变换的特点,总结出对气候变化的判断,“野草四月始青,六月始茂,至八月又枯”(《黑鞑事略笺证》,载《王国维遗书》第13册,第4页)。在历史上,蒙古人曾采用十二生肖纪年和干支纪年,后又袭用金朝的大明历。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郭守敬编制了《授时历》,经元世祖忽必烈下诏,颁行全国各地。《授时历》将回归年长度确定为365.2425日,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时历。[2]

草原文化 - 上海世博会内蒙古活动周草原文化推介会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副主席任亚平出席草原文化推介会5月25日上午9:00,上海世博会内蒙古活动周草原文化推介会在上海大厦举行。来自草原文化创作研究方面的专家向现场的来宾介绍内蒙古的美术、书法、电影、电视、文物、图书和音像。文字资料、图片等多种展示手段,加之民族歌舞穿插其中,让现场来宾置身于草原文化浓浓的氛围之中。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副主席任亚平,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邢云,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乌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郝益东、云秀梅,自治区副主席布小林,全国政协常委包俊臣,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肖黎声,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王维山出席推介会。乌兰致辞。
乌兰在致辞中说,草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一样,是中华文化三大主源,三大组成部分之一,作为草原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承载地,内蒙古自治区以建设民族文化大区为目标,把开展草原文化研究、推动草原文化繁荣发展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和伟大事业,成立了草原文化研究基地,实施了草原文化研究工程,推出了“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草原文化核心理念,连续举办了六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草原文化及其所蕴含的核心理念已经成为我区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是草原民族生生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把握草原文化核心理念、传承和弘扬草原文化精神,也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任务。
乌兰说,这次推荐会将通过举办影视、摄影、书法、绘画、文化产品展览展示以及文艺演出、文化学术交流等多项活动,向全世界展现内蒙古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进一步扩大草原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草原文化推介会分专家现场介绍和摄影、书画、影视、文物展两个部分。通过世博,与世界先进文化相互交流,搭建一个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文化活动的平台,提升草原文化的国际知名度。[3]

草原文化 - 草原文化节
自2003年始,内蒙古经济发展速度连续6年居全国之首,创造了经济总量每年超越一个省,从24位跃进到16位,人均GDP进入全国前十的“骏马速度”。与此同时,自2003年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以来,内蒙古各地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建设,走出一条事业与产业并举,特色与品牌双赢的发展之路,文化精品和品牌享誉全国,文化产业蒸蒸日上,呈现出百骑争先、万马奔腾的“骏马效应”。

草原之美——百骑争先树品牌

草原文化节进入7月,草原之美,目不暇接。7月9日,由内蒙古党委政府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将拉开帷幕。在这个旗帜下,内蒙古的12个地区市盟,纷纷打出自己的文化品牌。

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包头鹿城文化节、巴彦淖尔河套文化节、鄂尔多斯文化节和第11届亚洲艺术节、阿拉善的胡杨生态旅游节、乌兰察布的察哈尔文化节、锡林郭勒的元上都文化节、赤峰的红山文化节、通辽的科尔沁艺术节、呼伦贝尔的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三少民族”风情节、满洲里的中俄蒙三国旅游节……

呼和浩特以昭君出塞为题材,连续举办10届昭君文化节,成为中国十大文化节庆活动之一。在鄂尔多斯,拜谒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体验蒙古族祭祀文化,观赏鄂尔多斯歌舞,已成为前来内蒙古观光的人们必选的内容。特别是歌舞剧《鄂尔多斯婚礼》,集鄂尔多斯蒙古族历史文化、宫廷文化、民俗文化、礼仪文化和服饰文化之大成,成为展示鄂尔多斯之美的世界性文化品牌。呼伦贝尔市打造出三少民族儿童合唱《五彩传说》、原生态民族歌舞诗《天边》、话剧《拓跋鲜卑》、草原实景演出《天骄成吉思汗》、蒙古古乐演奏《蒙兀室韦》等五张文化名片,使中国最美草原更加神韵独具。建市只有30年的矿区城市乌海市,尽管缺乏历史文化积淀,但他们以书画为美,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书画艺术,中国书法城已经成为他们的城市品牌。

内蒙古的105个旗县区,也都设立了自己的文化节日。他们以各自地区民族风俗风情为切入点,举办那达慕、马头琴、蒙古长调、安代舞等文化节庆活动。这些不同特色的文化盛宴,如辽阔的历史文化画卷,在蓝天白云间,展示着草原文化的绚丽多姿,万种风情。

草原文化 - 文化之脉——千年文明原动力
对草原文化的梳理是内蒙古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首要工程。由来自全国各大院校的近百名专家学者组成的“草原文化研究工程”课题组,2004年,宣布了新的史学观: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一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三大主源之一。

这一论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我国文化史在进入21世纪最具突破性的理论创新成果。

长期以来,人们固有的观念认为,只有长江和黄河才是中华文化的两大源流,而对遥远的中国北方存在的另一种文化形态——草原文化的地位认识不足。实际上,内蒙古相继发现的大量考古遗迹和史料证明,中华民族许许多多文化传承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草原深处。草原是中华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比如,呼和浩特的大窑文化,50万年前,与周口店北京猿人同处旧石器早期时代;赤峰市发现了中华的龙凤图腾(距今最早的龙——7500年前“兴隆洼文化摆塑龙”,最早的凤——6300年前“赵宝沟文化陶凤杯”,以及“中华第一龙”(红山玉龙);红山文化中还发现了中国栽培最早的农作物,建造的最早城邦制国家。

草原文化在经历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元、满清、现当代几个时期的发展,与中原文化长期碰撞、交流、融合后,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中华文化的传承作出了突出贡献。

专家发现,如果以中原文化或汉文化为正统,视草原民族为“夷狄之属”,就无法解释中华大地的疆域辽阔,无法解释中华一体、多元共存,就不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谐文化的建设。

站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视野下研究草原文化,用大历史观认识看待草原文化,使草原文化上升到中华文化主源的层面,其“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核心理念,产生出无法估量的时代活力。内蒙古每年上百个“文化论坛”专家云集,“思想草原”极大地开启了人们的智慧和眼界,提升了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激发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积极性,推动了建设民族团结、和谐社会的自觉性。

草原文化 - 改革之力——万马奔腾展英姿
千年的草原文明史积累了难以估价的文化资本。内蒙古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全面实施了“九个一批”工程:培育一批文化品牌;创作生产一批文化精品;开发一批文化人才;抢救保护一批文化遗产;建设一批文化基础设施;树立一批文艺团体;命名一批文化名城名乡;建成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和研究基地;形成一批文化产业集团。围绕“九个一批”工程,各地纷纷出招,文化热如万马奔腾掠过千里草原。

草原文化节鼓励民营企业进入文化产业。鄂尔多斯市东联集团从建筑房地产企业向文化产业转型,2003年开始,累计投资3.8亿多元兴建成吉思汗陵旅游区,被评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08年接待游客约30万人,营业额突破2500万元。集团成立的天骄艺术团,精心排练大型民族歌舞《圣地古韵》、《永远的成吉思汗》,累计演出1600余场。投资3000万元拍摄历史题材电视剧《秦直道》。东方路桥集团在呼和浩特市投资4.5亿元建设的蒙古风情园,是集蒙古族历史文化、军事文化、宫廷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为一体的特大型旅游景区。

深化艺术团体改革。内蒙古杂技团,1960年成立,曾一度陷于困境,欠债334万元。近年来,该团实行聘任制和签约制,坚持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开拓演出市场。自2000年以来,该团曾先后出国演出30余次,所到国家近20个,所到城市300多个,演出场次4000余场,观众达1000多万人次。目前,全区直属59家文化事业单位有43家程度不同地进行了内部机制改革。

文化保护和传承有序开展。2005年,蒙古族长调艺术被评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内蒙古和蒙古国首次联合申遗,开创了不同国家、跨境民族、同质文化联合申报的成功范例。也是在这一年,内蒙古把每年的9月6日设立为“草原文化遗产保护日”,在全国率先组织实施文化遗产保护日活动。全区被文化部命名“民间艺术之乡”10个,自治区级“民族民间艺术之乡”31个。目前内蒙古正在积极申报呼麦、元上都游牧文化区为世界文化遗产。

艺术之花——草原神韵世界殊

内蒙古大批文化精品脱颖而出。《吉祥三宝》、《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等草原歌曲唱响海内外。电影《季风中的马》、电视剧《东归英雄》、民族舞剧《草原记忆》等一大批优秀民族歌舞和影视作品享誉海内外。

近年来,先后有300多项优秀剧(节)目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文华新剧目奖”和内蒙古文学创作“索龙嘎”奖、艺术创作“萨日纳”奖。

齐·宝力高、德德玛、腾格尔、韩磊、斯琴高娃、三宝、乌兰牧骑、凤凰传奇、额尔古纳乐队等一批草原文化名人和团队在全国影视文艺界享有盛名。借助于影视和演艺力量,内蒙古民族舞蹈、蒙古族长调、呼麦、马头琴艺术、二人台、那达慕等文化艺术品牌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

2005年,《万马奔腾》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第一次响起,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谢幕时说:马头琴和草原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风情独特的草原文化艺术先后敲开了悉尼歌剧院、维也纳音乐厅、西班牙大教堂、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德国市政音乐厅、英国伦敦卡杜甘音乐厅以及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台北音乐厅的大门,并屡屡获得国际大奖。草原民族新服饰进入巴黎卢浮宫,轰动“时装之都”。草原艺术在世界面前亮出了迷人的风采。6年里内蒙古80多个文艺团体、1600多人次,在世界20多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进行了草原文化之旅,让世界领略了草原文化的博大精深。

1961年,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在踏访内蒙古大草原后写道:“这个历史学宝库,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打开,至少没有引起史学家足够的注意。”如今内蒙古这座历史文化宝库正在渐渐打开。开启的钥匙只有一把: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建设 此文来源于网络

❼ 宁夏旅游最好看的演出是什么

作为一个地道的宁夏人,宁夏的演出是近两年才有的,基本宁夏的演出都看过,觉专得演的好的,故事情节好属的就是水洞沟景区的北疆天歌,这是大型的实景演出,依托天然的地貌大峡谷,长城场面宏大震撼,演员都是来自蒙古国的帅哥美女们,马术精湛,打斗逼真,讲的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统一草原的历史故事,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❽ 祖国西部的一些文化特色

1、重庆饮食喜麻辣,以不拘一格使用各种材料创作新菜见长。重庆亦是火锅的发源地之一;2007年3月,重庆市荣获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火锅之都”称号。

重庆饮食文化代表:重庆火锅、川菜、渝菜(重庆菜、渝派川菜)、水煮鱼、回锅肉、酸菜鱼、辣子鸡、泉水鸡、水煮肉片、老鸭汤、酸辣粉、鱼香肉丝、泡椒肥肠、粉蒸肉、烧白、重庆小面、重庆小吃等。

2、贵州苗族剪纸,苗族民间剪纸形式灵活多样,各具特色。如“中心构图式”,艺人主要在画面中心表现主题,四周讲究相应的对称协调,用不同的花木草虫来装饰搭配。这与“不完全对称”式那种以中轴为坐标,以量的平均分配来使画面产生稳定感、层次感和节奏感有所不同,突破只讲求统一,不讲求变化的单调刻板的构图形式。

3、四川,川剧是中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它历史悠久,保存了不少优秀的传统剧目和丰富的乐曲与精湛的表演艺术。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

4、广西,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主要活动有开幕式、布洛陀之夜晚会、布洛陀民间祭祀大典、壮民族山歌歌王大赛、国际雄狮大赛、壮民族歌圩体育运动会、布洛陀文化研究成果发布会、商贸活动等。

5、陕西,西秦文化,是中国西部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从上古时代蓝田猿人,到中华文明的发源华胥古国,再到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三皇”,从半坡的仰韶文化到西周定都丰镐、秦王朝的建立、汉隋唐帝国的延续,再至近代的西安事变,一直到国家在西安宣布实施西部大开发。

❾ 胡红一的作品目录

专著:电影小说《真情三人行》(广西民族出版社)、《广西当代作家丛书——胡红一卷》(漓江出版社)、城市传记《龙城密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人物传记《中国式山水狂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剧作集《山歌牵出月亮来》(中国戏剧出版社)等;
歌曲:《人民公仆》、《山歌牵出月亮来》、《大地之约》、《尖尖谣》、《幸福路上》、《忠诚》等;
广播剧:《山外有个世界》、《诺言》、《红帆船》、《我要飞》等;
电影:《那年秋天》、《真情三人行》、《海边的红树林》、《盖帽》等;
戏剧:歌剧《壮锦》、壮剧《赶山》、彩调剧《山歌牵出月亮来》、音乐剧《龙船调》《过桥风吹》、实景演出《天骄-成吉思汗》、歌舞秀《锦-宴》《风-雅-宋》等。

获奖情况
电影《真情三人行》获开罗国际电影节长故事片大奖、第九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第十 届“中国人口文化奖”编剧一等奖、中国电影“童牛奖”及优秀儿童演员奖;
广播剧《山外有个世界》、《诺言》获全国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广播剧奖;
新闻报道《两个人的学校》获“广西新闻奖一等奖”、“全国省级晚报新闻一等奖”;
歌曲《人民公仆》、《山歌牵出月亮来》、《忠诚》等被拍摄成音乐电视,在央视及全国各地电视台播出,并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中国首届原创歌曲大赛“十大金曲”奖、首届全国公益歌曲大赛词曲金奖、全国“广播新歌”银奖、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等;
歌剧《壮锦》获第11届中国戏剧节“中国戏剧奖 - 剧目奖”、第9届中国艺术节“文华优秀剧目奖”;壮剧《赶山》入选“2011-2012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

❿ 中国山水实景演出的创始人是谁

梅帅元

中国抄山水实景演出创始人,袭以高产闻名的著名旅游演出总导演,作品包括《印象·刘三姐》、《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天骄·成吉思汗》、《中华泰山·封禅大典》、《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道解都江堰》等,最新上演的第10部作品是《鼎盛王朝·康熙大典》。第11、12部作品武汉东湖的《九歌》和安徽的黄梅戏项目,目前在前期创意与筹划中。

梅帅元在微博中说:“在山水剧场这样壮阔恢宏的尺度里,人显得很小,所以优秀的山水实景演出一定会传达这样的内涵我们是自然的孩子,我们在山水间撒娇,使坏,劳动,战争,都只是暂短的儿戏,天地恒久,母亲永远在背景里,关注我们,她的宽容与透亮使我们由衷地感动!”

热点内容
绿洲的主题曲 发布:2021-03-16 21:51:32 浏览:239
逃身连续剧 发布:2021-03-16 21:50:58 浏览:188
美味奇缘里的插曲 发布:2021-03-16 21:49:11 浏览:827
调查插曲 发布:2021-03-16 21:48:10 浏览:591
女英雄台词 发布:2021-03-16 21:47:36 浏览:458
加勒比女海盗3演员表 发布:2021-03-16 21:42:59 浏览:378
韩剧手机热播剧 发布:2021-03-16 21:42:12 浏览:791
好看又简单画的年画 发布:2021-03-16 21:41:54 浏览:4
哥斯拉大战金刚预告片 发布:2021-03-16 21:40:51 浏览:246
落叶影评 发布:2021-03-16 21:40:19 浏览:121